华清嵌入式 Level 11 嵌入式系统驱动初级
- day01 背景学法和环境搭建
- D1-1 背景常识之什么是操作系统?
- D1-2 背景常识之内核实现模式
- D1-3 背景常识之什么是设备驱动?
- D1-4 学习方法
- D1-5 环境搭建之前言
- D1-6 环境搭建之安装交叉工具链
- D1-7 环境安装之安装NFS
- D1-8 环境搭建之制作SD卡启动盘
- D1-9 环境搭建之u-boot参数设置
- D1-10 环境搭建之开发板运行Linux
- D1-11 环境搭建之内核编译
- day02 内核模块上_编译方法
- D2-1 向内核增加新功能_静态加载理论
- D2-2 向内核增加新功能_静态加载演示
- D2-3 向内核增加新功能_动态加载之同一目录结构
- D2-4 向内核增加新功能_动态加载之不同目录
- D2-5 向内核增加新功能_动态加载之运行ko文件
- D2-6 内核模块基础代码解析
- D2-7 内核模块多源文件编程
- D2-8 内核模块信息宏
- day03 内核模块下_参数和依赖
- D3-1 模块传参
- D3-2 模块依赖
- D3-3 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
- D3-4 执行流
- D3-5 模块编程和应用编程的比较
- D3-6 内核接口头文件查询
- day04 字符设备驱动基础上_基础框架
- D4-1 Linux设备分类
- D4-2 设备号
- D4-3 申请和注销设备号
- D4-4 函数指针复习
- D4-5 注册字符设备_理论讲解
- D4-6 注册字符设备_代码实践
- D4-7 字符设备驱动基础框架分析
- D4-8 读写操作实现
- D4-9 设备操作函数避免使用全局变量
- D4-10 ioctl操作实现
- D4-11 printk
- D4-12 多个次设备的支持
- day05 字符设备驱动基础中_IO模型
- D5-1 五种IO模型
- D5-2 阻塞和非阻塞支持_理论讲解
- D5-3 阻塞和非阻塞支持_代码实践
- D5-4 多路复用支持_理论讲解
- D5-5 多路复用支持_代码实践
- D5-6 信号驱动支持_理论讲解
- D5-7 信号驱动支持_代码实践
- day06 字符设备驱动基础下_并发控制
- D6-1 上下文和并发场合
- D6-2 中断屏蔽
- D6-3 原子变量_理论讲解
- D6-4 原子变量_代码实践
- D6-5 自旋锁_理论讲解
- D6-6 自旋锁_代码实践
- D6-7 信号量_理论讲解
- D6-8 信号量_代码实践
- D6-9 互斥锁_理论讲解
- D6-10 互斥锁_代码实践
- D6-11 并发控制机制的选择原则
- day07 内核定时器
- D7-1 时钟中断
- D7-2 延时机制
- D7-3 定时器
- D7-4 课堂练习秒设备
- day08 内核内存管理
- D8-1 内核内存管理框架
- D8-2 内核中常用动态分配_理论讲解
- D8-3 内核中常用动态分配_kmalloc代码实践
- D8-4 IO访问
- D8-5 led驱动_编写思路
- D8-6 led驱动_驱动代码编写
- D8-7 led驱动_应用程序编写和验证
- day09 设备树
- D9-1 起源和基本组成
- D9-2 基本语法
- D9-3 特殊节点
- D9-4 常见属性
- D9-5 常用接口
- D9-6 led驱动设备树版
- day10 中断处理上_基础框架
- D10-1 中断及其处理原理
- D10-2 中断接口
- D10-3 按键驱动初步
- D10-4 按键驱动验证与防抖
- day11 中断处理下_下半部机制
- D11-1 上半部和下半部
- D11-2 下半部机制之tasklet
- D11-3 下半部机制之workqueue